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需氧或兼性厌氧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人类和动物的皮肤、鼻腔、咽喉等部位。尽管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并不致病,但某些菌株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已成为医院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敲除技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为深入了解其致病机制、开发新型抗菌药物以及优化工业生产菌株提供了有力工具。

 

基因敲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应用

  • 研究致病机制:通过基因敲除技术,科学家们可以精确删除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特定基因,以探究这些基因在细菌生长、代谢、毒力表达等方面的作用。例如,敲除编码毒素的基因可以揭示毒素在感染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开发针对这些毒素的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 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基因敲除技术还可以用于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突变体库,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对特定抗生素敏感或抗性的菌株。这些突变体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菌的抗药性机制,还能指导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特别是针对多重耐药菌株的药物。
  • 优化工业生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生产酶、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可以去除不必要的代谢途径或增强目标产物的合成途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敲除与副产物生成相关的基因,可以减少杂质产生,提高目标产物的纯度。

 

点击了解微谨生物基因敲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服务

CRISPR-Cas9基因敲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案例

案例一、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igB基因敲除及功能研究

该研究由武汉工程大学的研究团队完成,并发表在《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igB基因敲除及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团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金葡菌sigB基因敲除系统,并利用pLI50构建对应sigB回补菌株,再通过研究各基因型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差异以揭示金葡菌sigB基因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sigB基因能提高金葡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溶血能力,并参与调节细菌毒力表达;sigB能抑制Triton X-100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自溶效应;sigB参与金葡菌耐酸机制的调控,而没有明显证据显示其参与金葡菌耐碱机制;sigB在金葡菌对数生长平台期能全面上调包括毒力因子、黏附因子、群体感应、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表达。

该研究不仅为sigB作为抗菌靶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还构建了金葡菌sigB基因的CRISPR/Cas9敲除系统及其回补系统,为研究不同金葡菌sigB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研究金葡菌其他基因功能、耐药机制、致病感染机制及开发减毒金葡菌疫苗提供了技术平台。

 

案例二、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srtA基因敲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该研究由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完成,并发表在《生物技术通报》期刊上。研究团队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USA300的srtA基因缺失株及回补株,并分析其对菌株毒力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srtA基因缺失后不影响USA300菌株的生长,但显著降低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心脏和肾脏载菌量及肾脏组织病变程度。经srtA基因回补后其功能得以恢复。

该研究成功建立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菌株srtA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基因编辑方法,为分析srtA基因对菌株毒力的影响提供了有力工具。

 

基因敲除技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不仅为我们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有力工具,还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优化工业生产菌株等方面带来了广阔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基因敲除技术将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和应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