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G2细胞是一种源自人肝癌细胞系的常用体外模型,因其保留了肝脏特异性功能(如药物代谢酶表达和脂质代谢能力),被广泛用于肝脏生物学、疾病机制及药物筛选研究。基因敲除技术(如CRISPR/Cas9)通过特异性靶向HepG2细胞中的目标基因,使其功能丧失,从而揭示该基因在细胞代谢、信号通路及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这种技术为研究肝脏相关基因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机制提供了高效、精准的工具。

应用与潜力

基因敲除HepG2细胞在生物科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 疾病机制研究:通过敲除特定基因,研究其在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等疾病中的作用,为疾病治疗提供新靶点。
  • 代谢调控研究:用于解析脂质、糖类及药物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揭示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
  • 药物筛选与毒性评估:敲除药物代谢酶基因(如CYP450家族),评估药物代谢途径及毒性,助力新药研发。
  • 基因功能研究:通过敲除特定基因,研究其在细胞增殖、凋亡、自噬等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
基因敲除HepG2细胞的应用不仅推动了基础研究的发展,还为转化医学提供了重要支持。


点击了解微谨生物基因敲除细胞服务

研究案例介绍

案例一:敲除SREBP-1基因研究脂质代谢

  • 研究背景:SREBP-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是调控脂质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密切相关。
  • 研究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HepG2细胞中的SREBP-1基因,通过Western blot和脂质组学分析敲除效果及脂质代谢变化。
  • 研究结果:敲除SREBP-1后,HepG2细胞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如图1),表明SREBP-1在脂质合成中的关键作用。
  • 意义:该研究揭示了SREBP-1作为NAFLD潜在治疗靶点的重要性,为代谢性疾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案例二:敲除CYP3A4基因研究药物代谢
  • 研究背景:CYP3A4是肝脏中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酶之一,参与多种药物的代谢过程。
  • 研究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HepG2细胞中的CYP3A4基因,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药物代谢产物的变化。
  • 研究结果:敲除CYP3A4后,HepG2细胞对特定药物(如环孢素A)的代谢能力显著下降,表明CYP3A4在药物代谢中的核心作用。
  • 意义:该研究为个体化用药及药物毒性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推动了精准医学的发展。


基因敲除HepG2细胞作为研究肝脏生物学和疾病机制的重要工具,正在为生物医学研究开辟新的方向。其在疾病机制解析、代谢调控研究及药物开发中的应用潜力巨大,未来有望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突破性进展。


微谨生物敲除细胞构建流程